2018設計上海 | 他們的設計氣質這樣養(yǎng)成……

讀書多了,
容顏自然改變。
逛展多了,
氣質自然改變。
在這個“主要看氣質”的年代,去3月14-17日上海展覽中心舉辦的2018設計上海逛上幾天,絕對可以熏陶出一身“藝術氣質”,甚至抖抖衣服,還能落下一地的藝術細胞。
“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,都成過眼煙云,不復記憶,其實,它們仍是潛在氣質里、在談吐上、在胸襟的無涯,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”??赡芤詾樵S多看過的設計,都是電光石火,轉瞬即逝 ,其實它們早已被刻在眸子里,浸到腦袋里,可能迸濺在靈感爆炸的小火花里。
展會合作媒體網(wǎng)易設計在設計上海采訪到十幾位國內外設計師,聊聊他們的設計氣質。
“每一次與品牌的聯(lián)姻都是信仰與哲學理念的相遇。我在選擇合作品牌時,總是很謹慎,希望尋求到與之企業(yè)文化相契合的。在中國,我為摩拜設計了單車,之所以使用乳白色,是希望更加環(huán)保。我做設計,不看人的心,而是挖掘人最本源的軀殼需求。設計不是我的工作,是我的生活?!?/p>
“近兩年來,中國設計‘爆炸式’發(fā)展,一方面源于國家政策對設計的支持,另一方面,經(jīng)過十多年的培養(yǎng),設計人才已經(jīng)日漸成熟,此外,消費升級也為設計市場創(chuàng)造更多可能性?!?/p>
>>> Michael Young ·Michael Young工作室創(chuàng)始人
“商品在未來可能變得沒有意義,所以我現(xiàn)在在中國工作的項目是再次創(chuàng)新,更多使用手工制作,來幫助年輕的消費者重新尊重本土文化?!?/p>
“我認為設計是用優(yōu)雅的方式解決問題,功能是設計靈感的源頭。最棒的設計是擁有一顆勇敢的心,勇于接受挑戰(zhàn),不向市場妥協(xié)?!?/p>
“我曾多次造訪中國城市,為包括JimmyChoo在內的品牌設計實體店。我喜歡交流、喜歡分享,在設計價值日漸貶值的當下,每個設計師在推動設計的發(fā)展上都義不容辭?!?/p>
“設計師保持感官的敏銳度是非常重要的,要少一些浮躁和麻木。無間設計的‘無’并不是空無一物,而是一種留白,也是代表了一切?!?/p>
“未來生活一定更加智能舒適,不緊繃、不端坐,‘智生活,智設計’也是我推崇的設計理念。關于設計上海,我認為多元的設計內容,對設計師來說是很好的成長?!?/p>
“希望設計師能相信自己的可貴的感知能力,能探尋超越,感知今日的世界,也希望今年安德馬丁大獎會更多元化,更多人參與。關于設計上海,我覺得它將會成為中國未來最好的設計盛會?!?/p>
“這一系列想要打破邊界的金屬框架作品,起初的原型都是一條簡單的線,卻打破了空間的界限,也打破了Maxmarko以木出名的界限。我想要做一些表達自我的產品,卻意外獲得市場共鳴?!?/p>
“我與設計上海已經(jīng)有五年的合作時間,展覽剛進入上海時也邀請我擔任顧問,因此我對展覽本身熟悉度也比較高。首先,設計上海早期進入中國市場,帶來了很多眾多國外小眾品牌和國外的發(fā)展趨勢,當時的人們希望看到一些新的事物;其次,展覽后期吸引了大量中國本土品牌的加入;最后,在國外設計畫廊是很重要的一部分,限量設計館第一次引入該概念。三者相互作用,形成展會特有的亮點。
同時,區(qū)別于傳統(tǒng)的展覽,更多的是品牌之間的pk,彼此有新的特色之處;另外展覽也起到一定的普及作用,吸引了大量的專業(yè)設計觀眾、設計愛好者和學生?!?/p>
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消費點評網(wǎng)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消費點評網(wǎng)發(fā)表,未經(jīng)許可,不得轉載。
最新留言